跨国药企在中国 | 百时美施贵宝、GE医疗、礼来、医沛生、科赴、诺和诺德、欧陆、拜耳、卫材等新动态
(医药健闻2025年9月22日讯)
企业动态
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已签署协议,出售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中持有的60%股权。百时美施贵宝表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始终如一,并将在公司“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未来,仍将致力于加速引入广泛疾病领域的创新前沿疗法,并全力提升药物可及性。1982年,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就成立,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GE医疗
在传出出售中国业务后,GE医疗中国区又传出人事调整的消息,涉及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和磁共振(MR)两大重要产品线。其中,CT业务线的部分岗位裁撤,而磁共振业务线裁员比例低于市场传闻的10%。对此,GE医疗回应称,基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GE医疗此次对组织架构和人员进行优化,旨在以更加聚焦、高效的方式服务客户,推动长期业务增长。相对于GE医疗在中国的员工总数此次涉及的人员占比较小。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不会改变。“公司仍在市场上招聘,持续投入与业务战略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和组织能力建设,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前瞻性布局。”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隐形器械巨头朝日英达科医疗器械南宁工厂项目启动仪式在南宁高新区举行。这一项目将建成南宁首个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也是其中国首个生产基地。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此次将中国生产基地选址南宁,旨在打造其全球第四大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聚焦于医疗用导丝、导管及零配件的生产。此次在南宁建设的生产基地预计投资2亿元人民币。据预测,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不低于15亿元。
礼来
礼来国际业务总裁向路透社表示,该公司已在欧洲、亚洲及中东地区的肥胖症药物市场确立领先地位,并期望将其在美国市场的主导优势复制到全球。帕特里克·琼森(Patrik Jonsson)称,这家制药企业正将与美国市场相似的 “消费者导向型” 商业战略应用于全球,包括与远程医疗及数字平台合作,覆盖从英国、中国到阿联酋的患者群体。在中国,该公司已与阿里巴巴和京东运营的远程医疗平台合作,以提高减肥药物在中国的认知度并促进销售。
医沛生
医沛生(Ypsomed)首席执行官Simon Michel表示,未来十年其中国员工数将增加到500人。目前医沛生在全球范围内共有员工约2000人从事自我注射笔业务,其中四分之三在瑞士,约400人在德国,100人在中国。未来其中国员工规模将是目前的5倍。今年6月,医沛生在常州的生产基地竣工投产,该项目计划年产1亿支新型便携式自我给药注射装置,是医沛生在亚太地区投资设立的首个生产基地。
科赴
由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牵头编撰的《促进牙周健康中国专家建议》在上海市口腔医院正式发布。科赴中国总裁沈馥安出席发布仪式。该专家建议旨在提升大众对牙周病的认知、增强预防牙周病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全科口腔医生和基层口腔医生做好牙周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我国至少有9亿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但大多数患者从未就诊。根据建议,在牙周病发生之前,应采取“刷牙、牙间隙清洁、合理使用漱口水”的全面口腔护理,实行自我菌斑控制;在牙周病发生早期,如出现刷牙出血时,应该尽早就医诊断和治疗,避免发展为牙周炎。
诺和诺德
诺和诺德中国第二个“可持续发展日”活动近日在北京办公室举行。该活动聚焦诺和诺德中国诸多创新实践。诺和诺德中国始终恪守“三重底线”,以对社会、环境和财务负责的方式开展业务,并于2017年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设定战略方向。今年的“可持续发展日”充分回顾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来,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截至2024年底,诺和诺德已将22款创新药物和11款创新注射装置引入中国市场,累计造福了超过4100万中国患者。
卫材
2025年9月,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参与由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公益行动“认识整个老人家”,将关怀范围从阿尔茨海默病拓展至更广泛的认知症领域,把视角从患者个体延伸至“患者+照护者”的完整单位——“老人家”。以纪实的方式深入几组真实家庭,真切的展现了认知症“老人家”的日常。
德达医疗
9月13日,由太古及旗下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上海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保‘心’护航·健康同行”慈善义诊活动,在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本次义诊聚焦心血管健康领域,由德达医院医疗副院长黄连军教授带队,集结心内科、心外科、医学影像及介入治疗科、胸外科、体检中心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小昆山镇179位居民提供“一站式”公益服务,涵盖免费心血管疾病筛查、个性化健康咨询及健康科普宣讲。
欧陆科技
2025年苏州OCT会议近日落幕,本次会议聚焦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与全球化进程。会议上,欧陆中心实验室(Eurofins Central Laboratory)中国区负责人Jane Zhu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HGRAC新政策及“健康中国2030”对行业的影响,并介绍了欧陆在临床试验全球化服务中的核心优势。欧陆致力于为临床试验提供全球一体化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凭借在中国、欧洲、美国和新加坡的实验室网络,能够帮助药企实现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高效协同与数据标准化,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产业动态
拜耳宣布,Gadoquatrane的上市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这种在研对比剂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增强,以检测和显示成人和包括新生儿在内的所有年龄段儿童患者全身各部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已知或疑似病理变化。申请上市的Gadoquatrane钆剂量为0.04 mmol Gd/kg体重,与剂量为0.1 mmol Gd/kg的大环状钆对比剂相比,钆剂量减少了60%。
卫材中国旗下的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与帝斯曼-芬美意旗下业务部门i-health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就处方药口服乳杆菌LB散剂(英文商品名:Lactéol®,中文商品名:乐托尔®)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独家进口和商业化事宜达成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卫材中国将全面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境内的进口、销售及市场推广工作,依托其成熟的本土医疗市场布局与专业团队,进一步提升乐托尔®在腹泻治疗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临床可及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奥林巴斯关于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的召回信息,此次召回级别为一级召回,且为奥林巴斯主动发起。本次召回产品由奥林巴斯子公司Gyrus ACMI, Inc.生产,产品名称为一次性内窥镜超声吸引活检针Single Use Aspiration Needle。此次召回涉及国内的数量为752套。
迈威生物与Aditum Bio Fund 3, L.P.宣布成立Kalexo Bio, Inc.,并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siRNA创新药2MW714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该药物主要针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调控以及高危心血管事件的预防。Aditum Bio将为Kalexo Bio提供资金,Kalexo Bio将与迈威生物共同推进2MW7141的开发。根据协议,迈威生物许可Kalexo Bio在全球范围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2MW7141的权利,并有权获得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阶梯式的特许权使用费,其中包括一次性、不可返还的首付款及近期付款1200万美元现金。作为对价的一部分,迈威生物将在符合约定条件下另外获得Kalexo Bio的部分股权。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脱敏治疗药企ALK-Abelló A/S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俗称脱敏治疗)产品合作,将在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ALK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同时,金赛药业将获得ALK自主开发的3款脱敏治疗相关产品在中国大陆范围(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独家代理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