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下运动康复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研究顺利结题
医药健闻2020年8月31日讯,8月21日,由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牵头的“远程监控下运动康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研究”项目在武汉结题,临床研究结果超过预期。
本次项目研究在励建安院士的大力倡导、江苏长风的倾力支持下,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共同开展。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夏文广、江苏长风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文青博士、成都尚医信息科技CEO雷震均出席了会议。
项目从湖北、江苏两地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中筛选120位年龄在18-75岁之间,合并中重度呼吸困难者。受试者随机抽签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借助APP、可穿戴设备进行远程监控下运动康复治疗,后者仅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运动康复宣教。“运动处方”的内容包含呼吸训练、心肺耐力训练、下肢肌力训练等,强度和时长均经过详细的量化,6周后进行对比结果,以分析远程运动康复对新冠患者预后影响。
运动处方,监督之下更易进行
对新冠肺炎预后的患者来说,肺部不同程度损伤会影响他们的运动效率甚至日常活动,所以针对不同患者,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非常重要。项目使用的术康APP可由医生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运动处方方案,患者佩戴智能硬件跟着视频运动,简单、高效、安全。
6周之后,APP试验组中75%患者完成了运动处方,平均每周运动达标率为70.5%,该数据在临床研究中属较高的依从性。
在6分钟行走测试中,APP组成员行走距离平均为588.4米,接近同龄健康人水平(624米) ,平均提高80米,平均提升15%,改善效果显著;而常规运动组成员行走平均距离为517米,提高仅17米,平均提升3.4%。
肺功能测试-FEV1/FVC(%)项目测试中,APP试验组成员平均提升5.79%,普通运动组平均降低0.09%。
下肢肌耐力APP试验组平均提高90%,改善效果显著,常规运动组平均提高22.2%,下肢肌耐力的提高有助于心肺耐力提升,改善日常功能。
励建安:运动就是医药 远程运动康复系统应广泛应用
“药不单指某种化学物质,运动就是医药”。励建安教授介绍,相较于西方国家讲究“动”,中国人更讲究“养”,比如企业家大多是大腹便便的形象,患者做完手术更愿意卧床静养,不愿意下地活动。
励建安教授本人是“运动处方”的受益者。2016年至今,励建安累计跑了56个“全马”,目前每天雷打不动跑15公里。他历数运动带给自己的改变 -- 四年来没有感冒过一次,精力更加充沛,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在跑步时找到了答案。
会议期间,励建安院士、夏文广副院长、黄石市中医医院黄廷荣书记等多位参会专家表示:远程运动康复系统具有低成本、安全、有效的特点,同时操作简易,可大大减少医疗成本,保护患者隐私,降低外出感染风险。希望远程运动康复系统能够广泛应用,让更多的康复患者从中受益。
术康APP:新增新冠肺炎术后远程居家康复治疗
新冠肺炎患者即便指标恢复正常,心肺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其后期的康复中,心肺功能的恢复是重要目标。
早在2015年尚医信息科技就推出了全国首款远程居家康复产品术康APP,也是本次临床研究APP试验组所用软件。创始人雷震介绍,术康一直在不断实践和完善“远程居家康复”,主要针对心肺功能受损或心肺功能需要提升的患者及大众。在此之前,术康已经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就远程居家康复对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预后影响展开了多项临床研究;去年术康也进军了美国市场,与多家连锁医院、康复管理公司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早在美国疫情暴发之时,尚医信息科技便已经在美国将远程居家康复治疗模式运用到新冠确诊中轻症患者身上。
雷震表示:“我们用3年时间搭建完善的慢病及慢性疼痛的底层医学逻辑,可以很好地完成对患者的诊断评估、定制个性化处方,对康复者训练时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并优化康复方案,仅在App上就可以实现医生对患者的管理,非常高效便捷,一个医生可以轻松管理100个患者。”
雷震顺便介绍了术康在美国的应用情况:保险公司会为心衰病人支付36次康复治疗费用,每次约为300美金,但因为出行和时间原因,绝大部分患者在1~2次训练后,无法坚持,但通过术康的APP远程监控下进行居家康复训练的患者,99%都能完成训练。
也正是因为术康在远程居家康复中拥有丰富的临床和市场经验,在项目建立之初便受邀成为主要合作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