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殷格翰同类首个在研免疫制剂取得新进展
医药健闻2020年5月12日讯,创新驱动的德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基于在研免疫新药Spesolimab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适应症I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其全球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且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成功入组了中国首位患者。
Spesolimab是一款IL-36R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白细胞介素-36受体(IL-36R)的作用。勃林格殷格翰正在开发该药物在包括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在内的多种免疫性疾病的适应症。这是勃林格殷格翰在免疫学领域开发的第二款生物制剂,也是由其独立开发的首个免疫病制剂。
罕见型银屑病,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
不同于常见的斑块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属于罕见皮肤病的一类。Spesolimab II期临床试验组长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教授介绍:“患者在患病后皮肤会变红,并在身体各区域爆发出许多无菌性的脓疱,出现突然发热、寒战和皮肤疼痛性病变的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并可能伴有危及生命的器官衰竭和感染性并发症。”
同类首个,全新作用机制潜力巨大
白细胞介素-36受体是免疫系统内的一种信号通路,可在包括GPP在内的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在研新药Spesolimab正是一款IL-36R单克隆抗体,勃林格殷格翰是最早将此抗体用于皮肤病领域的公司之一。
Spesolimab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2019年3月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数据表明,Spesolimab作为同类首个在研的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7名经历急性中重度疾病发作的患者在使用Spesolimab后,症状得到了快速改善。
在这项为期20周的I期临床试验中,7名患者中的5人在单剂量治疗后的第一周内便达到皮肤清除或接近清除,其他患者在4周后也都达到了同样效果。在第4周,患者皮肤症状的平均改善程度接近80%,且一直维持到研究结束(第20周)。
该I期试验是同类首个纳入经历急性、中重度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发作患者的试验。
全球II期临床启动, 中国起关键作用
鉴于Spesolimab的巨大潜力,勃林格殷格翰迅速启动了全球II期临床试验。得益于勃林格殷格翰去年年底启动的将中国全面纳入全球早期临床开发项目的“中国关键”项目,中国参与了该全球临床试验,并成为其中的关键站点。
上一篇:绿叶制药深化拉美市场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