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研发开放创新中心在浦东揭幕;豪洛捷被以183亿美元收购 | 日报
(医药健闻2025年10月22日讯)
企业动态
正值辉瑞(中国)研发中心落地上海浦东20周年之际,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药企,辉瑞在浦东揭幕辉瑞研发开放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辉瑞北京、上海两地研发中心的资源优势,为中国本土高校、创新生物技术企业、医院及临床研究机构提供能力建设与资源支持。辉瑞的专家团队将分享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助力合作方提升临床研发效率,加快注册申报流程,推动创新成果更快迈向全球化。
美国医疗科技公司Hologic(豪洛捷)宣布,已与黑石集团及私募股权投资公司TPG达成最终收购协议,该交易对Hologic估值达每股最高79美元,企业价值最高达183亿美元。根据协议条款,黑石集团与TPG将以每股76美元现金收购Hologic全部流通股,同时附加一项不可交易的或有价值权。该权利可使股东在满足条件后分两次获得每股最高3美元的额外付款(每次最高1.5美元),这项不可交易的或有价值权将在交易完成时向Hologic股东发放,并在Hologic乳腺健康业务达成2026及2027财年特定全球营收目标后分批兑现。
生物技术公司加拉帕戈斯(Galapagos)宣布,因出售细胞治疗业务的尝试未果,将逐步关停该业务板块。此次业务调整将影响欧洲、中国及美国地区的365个工作岗位。这家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企业表示,自今年5月开始为细胞治疗业务探索多种发展方案以来,已收到多份非约束性报价,但最终评估后认为这些报价均不具备可行性。Galapagos指出,当前逐步终止细胞治疗业务,将资金转而用于构建新疗法研发管线,是更合理的战略选择。
慧优体(WeightWatchers)宣布,将与亚马逊建立合作关系,为其会员配送包括注射类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肥胖治疗药物在内的各类药物。
丹纳赫(Danaher)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销售额60.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7.98亿美元。季度营业利润11.5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58亿美元。季度净利润9.0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8.18亿美元。
创新药龙头百利天恒计划在上海浦东筹建全球0到1的创新研发中心,与美国中心形成“中美双轮驱动”格局,重点攻坚ADC药物、AIC核药及基于T细胞的治疗性药物三大前沿赛道。其一款重磅肿瘤药物已进入关键研发阶段,潜在年销售额预计超百亿元。
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宣布完成逾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盖资本领投,元生创投、道远资本、磐霖资本等机构跟投,老股东信成基金持续加码。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博为药业创新药HBW-004285、HBW-012336、HBW-012462、HBW-3220、HBW-3210的临床研究及多条临床前创新药研发管线的深入推进。
药明生物宣布,公司入选2025年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是制药行业唯一入选企业。此前,药明生物已入选恒指ESG指数及恒生ESG 50指数。
产业动态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为期5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化学发光自身抗体检测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浩欧博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公司在本土市场的品牌认可度,拓展诊断试剂领域的市场份额。
京东健康与广药集团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健康将为广药集团提供全渠道销售与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双方将聚焦精准采购、智能库存管理与自动化补货等方面,共建更加敏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健适全球合作大会10月21日在无锡马山启幕。健适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吻合器产品——“睿志90°超大弯转角度智能电动腔镜吻合器”,该产品是全球首款能够实现90°超大弯转角度的智能电动腔镜吻合器。会议期间,健适位于无锡的二期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启用。该二期项目重点聚焦于缝线产品的产能扩充,通过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和精益管理模式,提升相关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规模。
驯鹿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人源靶向BCMA 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CTN)已在日本获得默示许可。此次获得CTN默示许可,表明日本监管机构认可其在中国已完成的临床研究数据。据此,驯鹿生物可在日本开展一项小样本量临床研究。
英国政府即将与美国白宫达成一项重大的药品定价协议。根据该协议,英国将多支付数十亿英镑购买一些药品,以换取美国对英国药品出口征收“低至零”的关税。英国官员称,谈判已进入进阶阶段。他们表示,最终的目标将是对所有在英国生产的药品实行零关税。
上一篇: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