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制药2021年度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大增168.9%至人民币42.02亿元
(医药健闻2022年3月31日讯)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度,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大增168.9%至人民币42.02亿元,占比较上一年度的18.0%大幅提升至42.3%,创历史新高!公司创新转型进程提速,研发投入17.97亿元,同比大增43.5%,占营收比重达18.1%。
根据财报,翰森制药的2021年度创新药销售收入42.02亿元,同比增长168.9%,占收入比例从2020年度的18.0%跃升至42.3%。创新药收入包括五款产品的合计收入:阿美替尼(阿美乐)、氟马替尼(豪森昕福)、吗林硝唑(迈灵达)、洛塞那肽(孚来美)、艾米替诺福韦(恒沐),这五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医保目录。从业务板块上看,当下最热门的肿瘤业务已经占据了翰森制药营收的半壁江山,2021年收入达到54.8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1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5%。而其中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与豪森昕福(甲磺酸氟马替尼片)两款公司原创新药的放量功不可没。
阿美乐是中国首个原创三代EGFR-TKI,于2020年3月获批上市,解决了T790M突变耐药性难题,也是全球首个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超过1年(二线使用)的三代 EGFR-TKI,同年医保谈判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又新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适应症,开启了中国原创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全新时代。截至今年3月,阿美乐已上市两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累计患者10余万人。
金额上看,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同比大增43.5%;从数量上看,在2021年之前,翰森制药的创新药新项目申报速度保持在每年1到3个,但2021年公司的新项目申报出现爆发式增长,当年共申报了14个新药项目——其中上半年5个,下半年高达9个。
目前,翰森制药共有超过25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即将进入密集收获期。其中在研新药中有5款创新药处于II期及以上临床阶段,包括已报产的有望成为首个国产长效EPO药物的培莫沙肽(曾用名:培化西海马肽)。
但在2021年7月,翰森制药连续申报了两款创新生物药HS-20089和HS-20093,意味着在5年积淀后,翰森制药在生物药领域也已蓄势待发。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目前翰森制药在生物药研发上覆盖单抗、双抗、ADC及融合蛋白等领域,已经建成符合GMP标准的先进生物药研发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主申报的头两款创新生物药HS-20089和HS-20093均为ADC产品,分别靶向B7-H4和B7-H3(CD276),均为国内首家临床。
此外在生物药上,翰森制药从Viela Bio引进的CD19单抗伊奈利珠单抗也在2022年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这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D19单抗。
在BD上的活跃也同样是翰森制药在近年来的一大明显变化,公司目前已转变曾经基本全部依靠自主研发的策略,转而积极寻求外部合作机会扩充研发管线。2021年翰森制药的BD费用达到3.74亿元。引进了抗真菌药物Ibrexafungerp和工程化的配体捕获体KER-050两款临床阶段产品。
翰森制药同时还在BD上积极寻求对外许可实现新药“出海”,2020年7月,豪森药业与美国EQRx公司签署海外合作协议,以超1亿美元转让阿美替尼(HS-10296)海外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目前阿美替尼在美国和欧盟的注册申报正在加速推进中。而实际上,从2012年至今,翰森制药已有8个产品获得FDA批准的ANDA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