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媒体关注 | 抗肿瘤药物分级监管;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智慧医疗在新基建应用场景中建设;健康中国国策下康复医疗产业新机
本期导读:抗肿瘤药物临床分级监管下,有哪些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更高的肿瘤药物会迎来市场机会?药企如何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智慧医疗在新基建应用场景中建设。防疫常态化下医疗健康产业有哪些挑战?健康中国国策与老龄化社会下,康复医疗与智慧健康养老有哪些产业发展新机会?
#肿瘤药物监管#
7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对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
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总体而言位居中等偏上水平,约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的21.8%。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抗肿瘤和免疫调节药物市场规模高达1490.3亿元,同比增长14.55%,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潜力。
媒体关注
- 严格监管下抗肿瘤与免疫调节药企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 分级管理下,有哪些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更高的肿瘤药物会迎来市场机会?
- 随着某些药物专利到期,市场有哪些新药占领市场份额,关注未来5年新药机会。
#药物不良反应#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探索患者直接报告不良反应新渠道,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资金投入,并将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
媒体关注
-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价方法创新
- 创新性产品、高风险产品在临床使用环节的风险
- 药企如何开展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测,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智慧医疗# #新基建#
7月30,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发布了第二批30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其中,智慧医疗是10大重点任务之一。
媒体关注
- 整合线上线下医疗医院,推进医联体和智慧医院建设
- 智慧医疗对新基建的建设推动,人工智能,5G与医药健康的融合应用
#防疫常态化#
世卫组织上周表示,新冠导致史上最严重全球卫生紧急状态,自1月以来,全球报告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6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65万例。疫情在新疆,辽宁大连局部反弹,并已扩散到多地。数据表明,新冠病毒传播不受季节影响。疫苗和新药研发取得初步突破性进展
媒体关注
- 防疫常态化下,个人健康防护和社会防控
- 疫情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深远冲击,互联网诊疗,临床研究等如何有效开展。
- 有效的潜力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和规模化投产时间表。
#老龄化##康复医疗#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随着国家对预防的重视,把健康“战略关口前移”,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部署,群众康复意识的增强,康复需求表现日益突出。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平均每年净增长800万到1200万老人。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5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大约有1亿的老年人口有康复需求。三部门开展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推动产业发展。
媒体关注
- 关注老龄化人群康复医疗市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需求大和供需之间的缺口
- “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个产业链环节上,康复医疗器械,康复药物企业、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与创新产品、创新研发、创新服务模式
- 复医疗供给体系,康复专业人员、医疗机构的建设、人才培养与临床投入
关于媒体情报
美通社中文媒体情报服务提供媒体实时关注的热点信息、选题趋势和正在操作的选题话题,报道计划、排期等,实时邮件发送。一周媒体关注基于美通社媒体一周新闻大数据监测,以及媒体关系团队与行业条线记者、编辑日常沟通整理,对于中短线行业媒体关注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更多内容,请 关注美通社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