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闻周刊 | 全球生物医药史上最大一笔股权投资完成;默沙东CEO称研发中的新冠疫苗不保证能奏效;强生、雅培等发布财报
一周媒体关注:新冠肺炎药物与疫苗研发加速;AI技术对疫情诊断的贡献
全球新冠疫情仍在上升阶段,新冠肺炎药物与疫苗的研发意义重大。近期,媒体重点关注疫苗安全性、疫苗相关企业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疫苗相关企业与政府的合作等。此外,AI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逐步受到媒体关注,尤其是AI技术对疫情防控的贡献。重点包括AI辅助医生初筛、诊断新冠肺炎病例等方面的应用。
本周焦点:
强生、阿斯利康、西门子医疗亮相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谈医疗创新
德国默克计划在上海张江设立创新基地
强生将开始新冠疫苗人体试验
默沙东CEO称研发中的新冠疫苗不保证能奏效
Moderna新冠疫苗在所有受测试患者体中产生抗体
康希诺、君实生物在科创板上市
百济神州完成价值约为20.8亿美元的注册直接发行,高瓴认购了其中不低于10亿美元的份额
辉瑞普强和迈蓝共同发布了 VIATRIS 的 logo 和品牌形象
日美欧23家药企成立研发抗生素的基金
强生、雅培、沃博联、迈瑞医疗、以岭药业发布财报或财报预告
跨国药企
强生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谈医疗创新。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强生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享人工智能在医疗创新赛道的深度应用,彰显了强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视野和战略宏图,致力于AI赋能医疗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可及性,加速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升级。
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西门子医疗引领数字化医疗当下与未来。近日,西门子医疗亮相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解读医疗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西门子医疗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技术和应用。西门子医疗数字医疗事业部执行副总裁Wido Menhardt博士远程参与本次大会,并作了题为《人工智能驱动决策:沿患者路径的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
阿斯利康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发布十大“AI+医疗”应用场景。阿斯利康携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14大创新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首次参会。阿斯利康聚焦呼吸,肿瘤,心血管,肾脏,代谢以及消化等多个中国主要疾病领域,全新发布十大“AI+医疗”应用场景,并在线招募合作伙伴。此次发布的十大场景涵盖了疾病预测、筛查早诊、诊断和检测以及患者管理等重要环节,旨在借助机器视觉,预测算法,自然语言理解等先进技术,赋能筛查、诊断、治疗、患者随访等诊疗全流程。
默克携手上海浦东新区,共建默克上海创新基地。默克计划在上海张江设立创新基地。创新基地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充分利用默克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资源和上海张江的创新生态资源,引入优质的创新项目,孵化和加速医药健康、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和相关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项目。计划建立的默克上海创新基地,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对初创公司、企业、科创机构的孵化加速、项目培育和人才培养支持。
与初创企业共拓数字医疗新高地,赛诺菲中国举办外部创新庆祝日。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于线上成功举办外部创新庆祝日暨2020 Dream and?Go赛诺菲创新峰会启动仪式,旨在以与初创公司的成功合作案例解读数字医疗创新领域的前沿科技与未来趋势,并全面启动第四期“极速项目“,公开向初创公司发出共创数字医疗服务新生态的创新合作邀请。在本次创新庆祝日上,爱特曼、糖护士和竹间智能三家初创公司代表在圆桌讨论会上展示了各自的市场化成果。
拜耳双品牌战略再升级,创新打造全新体验式服务。拜耳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在2019年西湖论坛上,与中国众多知名连锁药房强强联合,开启了双品牌战略合作,即在消费者沟通中同时露出产品品牌与知名连锁药店品牌,将传播渠道与销售渠道合二为一,线上线下联合发力,强效引流创造了非凡的增量,见证了“合聚变”的威力,使产品品牌与连锁品牌的知名度共同得到了提升,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也让更多中国消费者触手可及拜耳自我保健产品。
新冠疫情防控
强生新冠疫苗将开始人体试验。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表示,计划下周开始对其实验性冠状病毒疫苗进行第一次人体研究,争取明年初开始将疫苗上市。该公司还计划在更多国家开展研究。更明确的测试最快将在9月份进行。强生表示,该公司仍在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讨论一项可能于9月下旬开始的大型三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将测试其疫苗是否能保护人们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默沙东CEO称研发中的新冠疫苗不保证能奏效。制药大厂默沙东(Merck,默克)的CEO弗雷泽(Kenneth Frazier)称,研发中的新冠疫苗不保证能奏效,那些声称年底前可盼来疫苗的人在对公众造成严重伤害。弗雷泽称,潜在的疫苗可能并不具备在大规模人群中快速投入使用的品质。雷泽指出,之前一些疫苗不但没有提供保护,实际上还帮助病毒侵入细胞,因为其在免疫原性方面不完整,因此必须非常谨慎。
辉瑞和BIONTECH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这两家公司的两种基于mRNA的SARS-COV-2候选疫苗(BNT162b1 和BNT162b2)指定“快速通道”。快速通道是一个旨在促进新药和疫苗的开发和加快审查的过程,以解决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
Moderna新冠疫苗在所有受测试患者体中产生抗体。联邦研究人员称,在初步安全性试验中,Moderna Inc.研发的新冠疫苗在所有接受测试的患者体中均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根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结果,该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与已康复患者产生抗体的中上水平相当。
日本第一三共社长:用国产疫苗应对新冠变异。第一三共将采用(基于遗传信息,通过化学合成技术生产的)“mRNA疫苗”这种新技术进行研发。日本第一三共社长称,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的疫苗研发已经取得进展,并且获得了大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可以尽早引进。阿斯利康将向公司提供原液,由第一三共制成药剂,并快速提供所需疫苗。虽然没有大规模设备投资计划,但需要改建原液接收仓库并整修设备。
英国政府正在构建价值近1亿英镑的药品库存,以便赶在潜在的第二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到来之前充实重要药品的供应。一份招标公告列出了46种不同的药物,包括用于重症监护和临终患者的药物,以及抗生素,总价值为9600万英镑。英格兰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 England)的年度药品账单为160亿英镑,涵盖1.2万种不同的药品。在英国的新冠疫情高峰期,在药品供应会不会及时到位的问题上,曾经有好几次出现险情,尽管最后需求始终得到满足。
复星医药获BioNTech授权的新冠mRNA疫苗在国内获批临床。复星医药产业于2020年3月获德国 BioNTech SE授权,在区域内(即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 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产品,BioNTech 为该疫苗在区域内的权利人。截至 2020 年 6 月,复星现阶段针对该疫苗的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 1406 万元。
Biocon获准在印度销售新冠治疗药物Itolizumab。Itolizumab是首个在世界各地获批的、用于治疗中重度2019冠状病毒病并发症患者的新型生物治疗药物。该药物将在Biocon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生物制造工厂进行生产和调配,是一种静脉注射型药物。印度批准Itolizumab上市是基于在孟买和新德里多家医院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成功结论。
并购和分拆
Elanco收购拜耳动保业务的交易有望8月完成。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表示,Elanco Animal Health 收购拜耳(Bayer)动物保健业务的交易已获得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批准。该交易在2019年8月宣布时估值为76亿美元。Elanco在一份声明中称,FTC的行动是反垄断所需的最终批准,拟议的交易有望在8月初完成。联邦贸易委员会表示,为了获得反垄断的批准,它要求公司出售与口服治疗狗身上跳蚤、狗内耳炎症和一些可以控制多种昆虫的牛喷杀虫剂有关的资产。
李氏大药厂拟将眼科药品业务分拆独立上市。李氏大药厂发布公告,该公司正考虑可能分拆China Ophthalmology Focus Limited及于认可证券交易所将其股份独立上市。COPFL及其附属公司专门从事眼科药品的开发、制造及营销。COPFL已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兆科(广州)眼科药物有限公司于广州南沙建立尖端开发及生产设施。该设施支援21种以上专利产品以及高端仿制药(从临床前到注册阶段不等)之内部开发及日后商品化,行销中国市场。
IPO/上市
欧康维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欧康维视此次发行价为每股14.66港元,共发行10593万股。欧康维视于今年4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在B轮融资时,欧康维视估值为4.8亿美元,紧随本次IPO,公司市值已达到约12亿美元。欧康维视致力于构建集研发、制造到商业化于一体的眼科医药平台。本次所募资金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OT-401、其他候选药物、根据与当地政府所订合作协议收购苏州的制造设施,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康希诺生物将在科创板上市。中国证监会同意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意味着康希诺生物将正式进入发行阶段,公司即将完成“A+H”股的双资本平台布局。康希诺生物成立于2009年,最早让康希诺生物闻名业内的是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成功研制。该疫苗是亚洲第一个获批准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近期,康希诺生物与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于国内率先开启了临床试验。6月,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在中国军队内部使用。
君实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创新药的研发项目,以及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2019年,该公司实现年收入7.75亿元人民币。在此之前,该公司于2018年先后完成新三板股票定向发行和H股发行上市。君实生物致力于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发及商业化。该公司首款自主研发的创新药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于2018年底在中国获批上市后,已经迈入商业化发展阶段。
投融资
百济神州宣布完成价值约为20.8亿美元的注册直接发行。每股普通股以14.2308美元的购买价出售,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185美元,发行总收入约为20.8亿美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收入为20.7亿美元。百济神州计划将此次发行产生的净收入投入至公司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作为百济神州唯一的全程投资机构,高瓴认购了其中不低于10亿美元的份额。这也是全球生物医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股权投资。
财报速递
强生(Johnson & Johnson)。2020年第二季度销售额183.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05.62亿美元下降了10.8%。当季净利润36.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6.07亿美元下降了35.3%。其中,制药业务销售额10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42.88亿美元,同比下降33.9%;消费健康业务销售额32.96亿美元,同比下降7%。
雅培(Abbott)。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当季净销售额73.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79.79亿美元下降了8.2%。当季净利润5.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0.06亿美元下降了46.6%。其中,医疗设备业务销售额24.23亿美元,营养业务销售额18.83亿美元,诊断业务销售额19.94亿美元,制药业务销售额10.13亿美元。
医药零售巨头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截至5月31日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沃博联当季销售额346.3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45.91亿美元。当季净亏损17.08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0.25亿美元。此外,沃博联旗下的保健和美容连锁店Boots表示,将关闭英国48家门店,并计划裁员40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7%。英国此前一度成为疫情重灾区,出行严重限制,消费者被告知只能出门购买食品和药品,导致Boots客流量急剧减少85%,大多数Boots门店在禁售期间虽然仍在营业,但高档美容和香水专柜实际上已经关闭。Boots销售额在过去3个月内同比骤降72%。
迈瑞医疗。公司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8.47亿元-106.67亿元,同比增长20%-30%;净利润32.69亿元-35.06亿元,同比增长38%-48%。2020年上半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暴发,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和医学影像产线的便携彩超、移动DR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对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迈瑞医疗表示,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公司向海外市场出口新冠抗体试剂,弥补了疫情对体外诊断产线造成的部分影响。
以岭药业。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至7.28亿元,同比增长50%-60%。以岭药业2019年净利润为6.065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去年全年。上半年业绩大增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方面,今年上半年连花清瘟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随着连花清瘟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心脑血管产品市场影响力的提升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收入在第二季度实现增长。
人事变动
德琪医药任命前新基澳大利亚&新西兰医学负责人Dirk Hoenemann博士为亚太地区医学事务及早期临床发展副总裁。作为亚太地区医学事务及早期临床发展负责人,Dirk负责建立公司医学事务的职能、结构和工作流程,并为公司多个处于早期阶段的项目和小分子化合物制定临床发展策略。在新基任职期间,Dirk负责领导亚太地区早期临床发展项目,并成功推进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与阿扎胞苷在该地区上市。
裕利医药任命约翰-格雷厄姆为新任首席执行官。亚洲领先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裕利医药(Zuellig Pharma)宣布任命约翰-格雷厄姆(John Graham)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约翰将负责经营这家价值130亿美元的公司,并带领公司团队在亚洲13个市场开展业务。此前,他曾在安万特(Genzyme)、健赞(Genzyme)和安永(Ernst & Young)担任多个全球高级领导职位,并担任过美纳里尼(Menarini)亚太区(新加坡)首席执行官。
医药/大健康动态
辉瑞普强和迈蓝共同发布了 VIATRIS 的 logo 和品牌形象。这家新公司将由辉瑞普强和迈蓝合并而成。新公司 Viatris 将受益于辉瑞普强和迈蓝两家跨国药企在全球范围内满足患者需求的值得信赖的产品和资产,新的 logo 和品牌设计反映了 Viatris 准备重新定义医疗保健领域的企业纲领,通过其能力、承诺和愿景去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日美欧23家药企成立研发抗生素的基金。日美欧的23家大型药企针对现有抗生素已失效的细菌,为了开发有效的新药将展开合作,成立合计注资10亿美元以上的基金,投资开发新药的新创企业。日本有卫材、盐野义制药、第一三共、武田药品工业、中外制药等5家企业参加。美国有安进(Amgen)、礼来(Eli Lilly)等6家企业参加,欧洲有诺华(Novartis)和葛兰素史克(Glaxo SmithKline)等12家企业参加。
飞利浦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推进肿瘤个性化治疗和基于肿瘤基因标志物的临床试验研究。MD安德森开发的PODS系统作为一种循证工具,在诊疗过程中提供治疗决策的功用。
西门子医疗和拜耳在7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欧洲放射学会(ECR)2020年会议上首次展示了用于磁共振(MRI)的新型造影成像系统接口(ISI)。ISI的硬件和软件由西门子医疗和拜耳联合开发,是在MRI上应用的首个高压注射器-MRI扫描仪接口。
凯西与拜耳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在中国推广呼吸药物宝丽亚和启尔畅。此项合作旨在有效整合双方在中国商业运营方面的专长与资源,更好地帮助广大深受呼吸疾病困扰的中国患者获得所需治疗方案。
卫材将在日本上市原研新型抗失眠药物DAYVIGO(R)。卫材于2020年1月23日获得了该制药的上市和生产批准,通过竞争性结合两种食欲素受体亚型(OX1R和OX2R),抑制食欲素神经传递,调节睡眠-觉醒节律。此外,卫材向中国香港递交该药上市申请。
长春长生在研带状疱疹疫苗项目被拍卖。长春长生生物破产管理对长春长生生物持有的部分资产进行一次集中拍卖。其中,由长春长生生物持有的带状疱疹疫苗在研项目将以1.5679亿元的价格起拍,加价幅度为70万元,要求保证金为3000万元。
华润医药旗下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诺和诺德将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过合约销售模式共同推广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诺泽。此次合作将于2020年8月1日正式生效。
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的汉利康(HLX01,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补充申请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的治疗及初治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患者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达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单药维持治疗。
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签约成功,从而获得了人乳头瘤病毒(HPV)通用型疫苗技术的独占专利使用权、产品开发权和市场权。
联康集团宣布重組促胰島素分泌素注射液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