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采血不再哭闹,医疗服务也有温度
医药健闻2020年7月8日讯,近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化验区,由儿童医学中心与BD(中国)联合举办的“几近无痛,精采童萌”无痛末梢采血宣传活动现场,求佩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着,现场异常宁静祥和。
事实上,用大象形态的雾化面罩来缓解患儿对雾化器的恐惧,用互交式趣味口罩解决血液病患儿不爱戴口罩的问题等等,都是医院致力于提升医疗体验质量的创新性思维实践成果,在就诊过程中兼顾患儿、家属与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让超负荷的医疗变得更具温度。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以设计驱动提升医疗服务体验”为初衷的“无哭声医院”展览已经连续开展了7年,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卫健委等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每年的儿童节期间,儿童医学中心都会开展各项提升患儿就诊体验的公益活动,希望能够集结政企学研多方力量,共同提升儿科患者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作为中国末梢采血操作共识的编委之一,潘秋辉教授表示:“由于儿童自主配合依从性差、血管纤细,儿童静脉血采集的成功率远低于成年人、并发症更高,因此末梢血采集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反而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全血细胞分析、血型血糖检测、新生儿筛查等重要的检验项目中。同时,影响末梢血样本因素也较多,除了患儿哭闹、家长焦虑以外,不规范的末梢血采集还有可能直接导致结果异常或者产生严重偏差。因此,除了通过各项公益活动为孩子们营造更放松的采血环境,我们也在不断完善临床检验的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采血技术和器具,通过标准的操作流程,提高末梢血标本采集检测质量,建设无宝宝哭声的和谐采血室。”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