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闻-美通国际

拜耳考虑分拆消费者健康业务;美国批准礼来将糖尿病药物用于治疗肥胖症;默沙东与北大成立传染病防控技术联合实验室 | 日报

健闻君健闻君 2023-11-09 436 次 收藏0

(医药健闻2023年11月9日讯)

药企动态

德国制药和化工巨头拜耳集团(Bayer)表示,正在考虑分拆旗下的消费者健康或作物科学部门,但排除了将公司一分为三的可能性。该公司新任CEO比尔·安德森(Bill Anderson)表示:“我们曾考虑把公司一分为三。但我们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补充说,保留包括处方药业务在内的三个部门仍是一种选择。该公司还表示,到明年年底,将取消多个管理和协调层级,以加快决策速度。

拜耳(Bayer)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集团销售额103.42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12.81亿欧元。季度净亏损45.69亿欧元,上年同期净利润5.46亿欧元。按业务划分,作物科学部门销售额43.65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6.92亿欧元,EBIT亏损45.73亿欧元。制药部门销售额45.3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9.55亿欧元,EBIT利润11.83亿欧元。消费者健康部门销售额14.10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5.48亿欧元,EBIT利润2.13亿欧元。

西门子医疗(Siemens Healthineers)发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60.56亿欧元,上年同期为60亿欧元。季度调整后的EBIT利润10.13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0.11亿欧元。季度净利润5.4亿欧元,上年同期为6.36亿欧元。财年营收216.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217.14亿欧元。财年调整后的EBIT利润30.81亿欧元,上年为36.55亿欧元。财年净利润15.25亿欧元,上年为20.54亿欧元。

吉利德科学三季度瑞德西韦销售额同比下降31%。吉利德科学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达64亿美元;瑞德西韦销售额为6.36亿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比克恩丙诺片销售额同比增长12%,达31亿美元;肿瘤领域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3%,达7.69亿美元。

默沙东与北京大学宣布成立传染病防控技术联合实验室。默沙东与北京大学正式宣布成立“北大-默沙东传染病防控技术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共同探讨和开展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创新、重点疾病领域的真实世界研究、研究成果转化以及公卫人才建设等方面的长期合作项目。

丹纳赫将与植恩生物在重庆共建丹纳赫中国西部中心,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双方将整合优质资源,引入生命科学实验室和创投基金等功能,形成集技术研发、人才培训、项目孵化、基金投资为一体的创新平台。该中心将应用丹纳赫商业系统DBS,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生物平台创新公司 Flagship Pioneering 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地区中心,向亚太地区扩张。André Andonian 加入 Flagship,担任亚太区主席和高级顾问,领导该地区业务发展。Flagship 致力于创建生产各类产品的平台公司,以实现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目前,其生态系统由43家具有影响力的公司组成,涵盖人类治疗、农业和营养等领域。

产业动态

美国批准礼来公司(Eli Lilly)将糖尿病药物用于治疗肥胖症,此举将释放一个到2030年整体销售达到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款名为Zepbound的减重药售价将略高于同款糖尿病药物Mounjaro。一个月的供应价格为1059.87美元,预计到年底将推向市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Zepbound可能带来恶心、腹泻、呕吐、便秘和腹痛等副作用。

罗氏“超级流感药”新剂型即将国内上市。罗氏与7家国内医疗健康及新零售领域企业在流感领域达成合作,合作方包括美团买药、叮当快药、和睦家医疗、小苹果儿科诊所、艾昆纬、微医、梅斯医学。此次合作的“ 速福达”是罗氏旗下的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这是20年来首个获批的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抗流感药物,也是罗氏继达菲后,在抗流感领域的又一款创新药物,有人称之为“超级达菲”“超级流感药”。

复星医药与INSIGHTEC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复星医药与Insightec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脑部治疗技术,在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的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开展商业化拓展与临床应用合作。

赛生药业与美纳里尼就Orserdu乳腺癌疗法于中国订立许可及合作协议。Orserdu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专门用于治疗具有ESR1突变的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法,其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优先审批资格与快速通道认定并于2023年1月获FDA批准,随后亦于2023年9月获欧盟委员会批准。许可协议项下拟进行交易旨在将此创新治疗方法引入中国,前提是获得中国的监管批准。

新冠疫情让人们注意到许多医疗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从仿制药和基本药物到诸如血样采集容器和个人防护装备之类的基本医疗用品都出现短缺。在美国,每天要用掉约1000万支注射器——每三个医疗程序中就有两个要用到注射器,但它们的价格却惊人地便宜,通常每支售价约15美分。由于注射器价格低廉,美国似乎正在失去其最后的大规模国内注射器制造能力,因为从中国采购产品更便宜。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 0
支付宝扫码打赏
微信打赏

相关文章

更多

健闻君

每日更新全球制药、医疗、大健康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财报信息、并购拆分等消息,内容面向企业高管、投资人士以及众多媒体,是目前及时了解全球制药、医疗、大健康企业和行业发展新动态很好的渠道。

  • 粉丝 8
  • 关注 4
  • 文章